傍晚,收到父親發來的視頻邀請,接通后,網絡那端的父親正準備吃晚飯,桌子上滿是豐盛的飯菜。也許是離家在外的原因,看著桌子上的飯菜總覺得美味萬分。父親指著桌子上的“水煮肉片”說到:“喏,這個可是你最喜歡吃的。好好工作,休假了回來給你做好吃的。”“好的,我知道了,您在家多注意身體。”我回應道。
父親有兩道拿手菜,一個是水煮肉片,還有一個是番茄炒蛋。
但打我記事起,我最不喜歡吃的菜就是番茄炒蛋。
據我媽媽說,西紅柿炒蛋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道菜品。父親也慣著我,三天兩頭的給我做,結果可想而知,用我家鄉的話講就是“吃傷了”。
后來家門口新開了家飯店,媽媽和同事聚餐我偶爾會跑去“蹭吃蹭喝”,喜歡上了飯店大廚“老祥”叔叔做的“水煮肉片”,總嚷嚷著要去吃。
有一天放學回到家,就在自家的餐桌上看到了這道菜。嫩滑鮮香,掛著油亮的紅色湯汁,用筷子夾起一片兒來送到口中,那感覺妙不可言。自詡吃相文雅的人,到了此刻也難免放下矜持,吃出磅礴氣勢來。“在‘老祥’叔叔家買的嗎,真好吃,我要再來一碗飯。”“你爸做的,慢點吃,又沒人和你搶。”
或許是吸取了“番茄炒蛋”的教訓,也或許是爸爸的生意越來越忙,再之后就是因為我的學業、工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,“水煮肉片”這道菜完勝“番茄炒蛋”,成了我最喜歡菜品榜上的“常勝將軍”,也是我每次回家的必點菜之一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慢慢重新接受了“番茄炒蛋”這道菜。
后來自己開始學習做飯,最先學會的一道菜也是番茄炒蛋,大抵是因為它做法簡單吧。
在學校食堂,在項目上,“番茄炒蛋”都是餐桌上的常客,吃過很多不同種類的番茄炒蛋。愈發覺得還是父親勺下的番茄炒蛋最好吃,也愈發想念起來。
我再次撥通了父親的電話:“爸,我還想吃番茄炒蛋”,父親愣了一下神,簡單而又堅定的回答道,“好。”
每個人的生命里,也許都有一道自己的“番茄炒蛋”。
味道,是比記憶還要深刻的東西,它是有年紀的,就像老人臉上的皺紋,歲月越久就越深沉,因為有它陪著我們,所以不管走得多遙遠多漫長,都還記得家在哪里。
- 上一篇:【頌百年風華】信仰的力量(演講稿)
- 下一篇:【植樹節】眼前一抹綠,深深長九情